编者按:岁月流转间,奋斗铸就辉煌。2024年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回顾这一年,民生持续改善、科技向新向高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、重大战略稳步落实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、数转智改赋能产业转型升级……一桩桩、一件件,都凝聚着奋斗的力量,都见证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。
中国网推出“这一年,我们的美好事业”,讲述奋斗故事,感悟时代脉动,记录美好生活。
“太堵了!”
早晚高峰时段,山大路、花园路、历山路、北园大街等济南市城区主次干道交通压力骤增,“堵”成了常态。但在不久的将来,伴随着7号地铁线的建成、开通,“堵”将成为过去式,一路畅行不再是奢望。
7号线是全国第二条、山东唯一一条跨越黄河的在建地铁线路。其中,济南城建集团承建的一期工程土建6工区,包括山大路站、历山北路站、山大路站—历山北路站区间。项目建成后,可极大方便周边市民出行,对缓解相关路段的交通压力也具有重大意义。
山大路站完成盖板施工、新建电缆廊道、前期各类市政管线迁改及回迁等施工任务,进入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大干阶段;
历山北路站东侧房屋征迁取得重大突破,目前已拆迁完成80%;此外,各类市政管线迁改完成100%,导墙、地连墙施工有序推进……
在济南城建集团7号线项目部“一张蓝图绘到底、一个标准抓到底、一鼓作气拼到底”的不懈努力下,2024年,项目“进度条”不断刷新。“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”成绩背后,是一次又一次遭遇困境后的逆风翻盘。
山大路站地下管线纷繁复杂,种类多、数量大,涉及给水、排水、燃气、电力、通讯、地下工业管道等多个主体。施工过程中,如何保护作业现场及管线保护区域内地下管线设施的安全防护,成了摆在项目部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“磨刀不误砍柴工。”施工前,项目部对沿线建筑物密集区段的地下管线进行详细调查,厘清“千丝万缕”,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。同时,项目部还制定了管线迁改施工保护7个100%制度,确保100%签署管线保护协议、100%制定和落实管线保护方案及专项应急预案、100%配备管线工程师、100%做好技术交底和施工交底、100%查明管线分布情况、100%落实地面标识警示、100%实施《管线附近作业令》制度。
目前,山大路站各类市政管线迁改完成100%。
在历山北路站,工作人员又遇到了新的问题。该地段工程地质情况十分复杂,自上而下分别是杂填土、粉质黏土、全风化闪长岩、中风化闪长岩,且岩层强度高,施工难度无形增大。如何保质保量、保证施工进度?在经过反复探讨后,项目部决定对历山北路站主体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+内支撑施工,既减少了施工队地面的干扰,又提高了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。
此外,针对该站岩体强度较高这一难点,项目部采用旋挖钻引孔以及液压抓斗配合双轮铣施工,巧妙应对复杂地质情况,在提高铣槽质量的同时,带动了施工进度的提高。
遇难攻难,聚心聚智。施工建设过程中,济南城建集团7号线项目部集思广益、亮点纷呈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引入10余项新技术新工艺。比如,山大路站围护桩施工过程中运用降噪取土器、历山北路站地连墙施工过程中采用铣抓结合技术等,有效降低了施工噪音,提升了施工效率。
除此之外,项目部积极采取“保泉优先”的环保措施。施工过程中,通过运用抽灌一体化智能回灌设备,将水同质、同量、同层回灌到基坑外的地下含水层,有效防止了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导致的泉脉水流不足。
地铁建设与泉水相融共生,泉城市民的美好生活正在徐徐开启!(马俊伟)